综合新闻

这部翻译作品也是出自鲁迅之手,法捷耶夫:他

来源:鲁迅研究月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年10月19日 11:19:30

今年是鲁迅140周年诞辰。对于鲁迅,我们的了解可能大多集中于文学创作、文学批评和思想研究等领域,实际上鲁迅一生中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,内容涵盖十四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二百余部作品。苏联的“十月革命”后,鲁迅也把目光投向了苏联文学,希望通过翻译作品,给国人带来启迪和激励,当时鲁迅的译著就包括苏联文学家法捷耶夫的《毁灭》。

1931年9月、10月,由鲁迅翻译的《毁灭》曾以不同的译者名字,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。很短的时间内两度出版,是出于什么缘故?法捷耶夫与鲁迅虽然未曾会面,但因为作品,他们之间也结下了一段相知颇深的文学之缘。

《毁灭》译稿 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藏

1931年10月由三闲书屋再版的《毁灭》

苏联作家法捷耶夫

译本两度出版的波折

1927年,年仅26岁的法捷耶夫,出版了自己的首部长篇小说《毁灭》(杂志上刊登的时间则更早两年)。这部小说,以刻刀般的笔触,描绘了1919年西伯利亚滨海苏昌地区一支游击队的战斗生活。小说出版后,很短时间内便有了英、德、日等多种语言译本。

1929年,鲁迅读到了《毁灭》的日译本。虽然当时鲁迅对法捷耶夫并不熟悉,可小说精彩的内容吸引了他。很快,他依据藏原惟人的日译本,开始移译这部作品,边翻译边发表,最初连载于1930年的《萌芽》月刊。不料刊载中途,《萌芽》被禁,译稿也没登完。到了年底,鲁迅又得到了该书的英文译本及德文译本。他一方面通过德译本对自己的译文进行校正,又将未译的第三部补译出来。译稿完成后,他又请三弟周建人用英译本校对译稿。多番校订后,鲁迅按原定计划,将译稿交给上海神州国光社,列入“现代文艺丛书”。当时,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国民党中央通缉“堕落文人”鲁迅,神州国光社不敢承印此书,鲁迅不得不为译稿另谋出路。找到大江书铺后,一番商讨,决定改书名,改译者名,删去序跋后出版。译者署名“隋洛文”,化用了当局所谓“堕落文人”,讽刺意味一目了然。

鲁迅是追求完美的人,译本如此出版,他当然不甘心。索性,自己创办三闲书屋,以此名义自费印书。所以,一个月后,《毁灭》再次出版印制了。恢复序文、后记,译者为“鲁迅”;书前插附法捷耶夫画像一张,原书的插图六幅,也一并印出,插入相应页面,以一个较完美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。

《毁灭》出版后,受到了读者的欢迎。瞿秋白特别写信给鲁迅,给予该作品高度评价:“所以我也许和你自己一样,看着这本《毁灭》,简直非常的激动:我爱它,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。”鲁迅的回复,也十分恳挚而深切:“总之,今年总算将这一部纪念碑的小说,送在这里的读者们的面前了。译的时候和印的时候,颇经过了不少艰难……但我真如你来信所说那样,就像亲生的儿子一般爱他……”

法捷耶夫主持鲁迅的悼念活动

法捷耶夫何时获知了鲁迅翻译其作品,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证明,不过,当时有几位与鲁迅接近的中国作家(翻译家曹靖华、诗人萧三……)在苏联工作或学习,传递这样的消息并不困难。

1936年10月,鲁迅逝世。时任苏联作家协会负责人的法捷耶夫,在莫斯科作家俱乐部主持了一次悼念活动。活动上,法捷耶夫说:“在今年的六月我们失去了我们亲爱的高尔基……只四个月工夫,中国的高尔基——鲁迅又长辞人间而去了。这是苏联、中国以及世界文坛的重大的损失!”

不久,根据读者要求,苏联国立文学出版处制定计划,决定出版一部有小说、杂文等在内的《鲁迅选集》。中国诗人萧三负责这部选集的校订工作。萧三将这批译稿与鲁迅原文从头到尾校订后,仍不自信,他觉得还应当有一位精通俄语的文学家,来对译稿以很高的文学要求再过一遍。虽然法捷耶夫当时负责苏联作家同盟的工作,自己还坚持创作,相当忙,他还是欣然应允。

1937年,为纪念鲁迅逝世而成立的纪念委员会,通过在苏联的萧三,向法捷耶夫、《铁流》作者绥拉菲莫维奇寄去函件,请他们担任鲁迅纪念委员会委员。当时,法捷耶夫、绥拉菲莫维奇是在中国广有影响的苏联作家,他们接受了邀请,并各自写了回函。回函中,法捷耶夫特别提到自己知道鲁迅是为中国人民的自由,为中国劳动者的幸福而斗争的伟大战士,是杰出的、高尚的作家,人道主义者,下层民众的作家。“纪念鲁迅对于我特别珍贵,因为承蒙他这个中国文学的巨匠翻译了我的不腼的著作《毁灭》,使得它能接近了中国的劳动者。”

上一篇:鲁迅与朱安的无爱婚姻,处理感情称不上典范,

下一篇:鲁迅孙子周令飞回应走红:做一个名人的后代并不

Copyright © 2021 《鲁迅研究月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